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作者】 范先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中数与计算的课程也同样有了自己新的特点。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练习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的理性回归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方法;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巩固练习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以往计算数学的目标基本定位在使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上,因此计算教学设计主要侧重强化训练,以求熟能生巧,但徒增学生练习负担,极易激发厌学情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就是要在传统教学只重计算结果和课改中只重计算方法这两个极端中寻求平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抓落实,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的运用法则,并简化运算过程,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运算法则的掌握过程是从开展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度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开展是为了理解,以确保初期运算的准确,压缩是为了简化中间环节,提高计算速度,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口述运算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计算法则,而是按照法则结合具体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并逐渐过度到语言简练,这就是对计算法则的理解阶段。但计算能力的培养又不能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上,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压缩运算的思维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最本质的内容。这才能形成技能。如:在讲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训练时,让学生边计算边说运算思路、运算法则,并写出计算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后,逐渐省略中间过程,并挖掘出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1/6+1/7开始时,写全过程,最后,总结规律直接写结果。即,分母互质,分子是一的分数相加,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和的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
  三、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计算技巧。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增加计算技巧的内容,帮助学生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了学生计算技巧之后,还要在平时的计算小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技巧进展计算。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技巧的熟练度,增强学生对数学技巧的理解程度,甚至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解题的能力,发现新的解题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进展经历的交流与分享。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难度比拟大的题目,然后划分小组,让各小组成员之间进展讨论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尝试发现解题思路。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不在于其可以依靠大家的力量解答更高难度的题目,其重要性在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掌握的计算技巧,其他人就可以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计算技巧,从而提高了数学计算能力。
  四、变式练习,熟练掌握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变式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在设计计算的变式练习可以多样化一些,而不是单纯的直接计算。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口算,竖式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有梯度,保证变式练习的“质”。变式练习的“量”也需要适中,不易一下子做太多,让学生造成枯燥,厌恶的感觉。在讲解校对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法,比如利用投影,学生作业一起评价,又如学生板演,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解,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让变式练习有趣多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变式练习除了笔头的,口算也是尤为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总之,计算教学时间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虽然现在科学如此发达,有许多问题借助计算机就能解决,但对小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而负责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未来还是大有裨益的。
  • 【发布时间】2025/4/18 15:35:01
  • 【点击频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