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

 

【作者】 蒋 敏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实施策略、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组织;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索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促进知识与技能的互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之间的知识与技能实现互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学会与他人相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部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又能确保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小学语文教师应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解释合作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作文,提出修改建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协商和妥协。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合作能力。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参与一些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应及时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合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小组讨论容易偏离主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容易偏离主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明确具体要求,并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当发现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及时制止并引导学生回到任务中来。
  (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度不均衡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避免优生主导讨论、差生成为听众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给予差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讨论任务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合作效果不理想
  有时小组合作学习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合作任务不明确、合作能力不足或教师指导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为了提高合作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合作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合作任务和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案例分析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并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朗读课文、讨论问题等方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最后,各小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会。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以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等措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廷,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
  [2]徐建灵,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J].快乐阅读,2012年。
  • 【发布时间】2025/6/6 16:03:22
  • 【点击频次】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