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三心二意”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作者】 任 丽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鼎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对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小学教育实践,探讨了“爱心、耐心、责任心”与“诚意、创意”相融合的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应用,通过论证“三心二意”理念在班级管理、学生发展、家校协同中的实践价值,旨在为提升班主任工作效能、优化班级管理提供可操作范式。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三心二意;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角色不再是强禁严令的威严形象,而是已转型为成长导师。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是方法的变化,更是理念更新的使然。面对6-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班主任需要构建符合教育规律的工作体系。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将教育情怀与专业智慧有机结合,推行“三心二意”理念更利于班级管理的优化,更利于我们提高育人效果。
  一、用“三心”筑基,构建育人基本框架
  (一)爱心浸润:教育情怀的温度传递
  1.全纳教育视角下的差异化关怀
  教育就是爱。班级管理更需要班主任秉持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教育观,将教育情怀的温度传递进行爱心浸润。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通过设计“伙伴成长计划”,建立爱心互助小组,将普通学生发展为有困难学生的成长协作者。如帮助留守儿童。每周设立“心灵对话日”,让学生获得有温度的班级管理和帮扶。除了这种爱心浸润外,班主任可实施“三个一”工程:即通过每天一次微笑问候、每周一次谈心记录、每月一次家访沟通将爱心进行传递。
  2.情感账户理论的具体应用
  班主任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还要化为激励,让学生得到爱心的鼓舞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班级管理。在实践中,教育情怀的温度传递就可通过构建班级情感银行制度来进行体现,过程中将学生的积极行为转化为“爱心积分”,设立情感存取机制,利用“温暖存折”记录师生、生生间的善意互动,期末兑换为个性化成长奖励。这样的情感账户理论的践行有效提升了班级情感凝聚力。
  (二)耐心培育:成长规律的智慧把握
  1.关键期教育的节奏掌控
  小学教育如同牵着蜗牛散步,很需要耐心培育。很多方面只要做好关键期教育的节奏掌控,就可迎刃而解。针对一年级新生,缺乏学习习惯,利用一个月时间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可设计“脱幼成小”行动,让学生成为角色渐变;针对二年级学生自主意识觉醒期,班主任可设计“小蜗牛成长计划”,将行为习惯培养分解为21天微目标体系。通过可视化进度条、阶段性成长勋章等工具,将教育耐心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动力。
  2.教育等待的艺术实践
  在处理学生之间冲突时,鼓励他们采用“三次呼吸法”情绪缓冲机制。某案例显示,班主任通过延时处理、情景重现、角色互换等策略,可以使冲突双方在48小时内自主达成和解协议。通过这种教育等待的艺术实践既可解决学生冲突又能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在改变学生不良习惯时,班主任还可制定“阶梯式行为矫正方案”,将问题分解为可达成的小目标,让“等待”赋给学生正确的行为。
  (三)责任担当:专业素养的系统呈现
  1.安全防控的网格化管理
  安全是第一要务。班主任的责任担当首先就体现为对学生安全的重视和防控举措的实施。实践中可建立“四维责任矩阵”,将教室空间、在校时段、上下楼梯、学生群体进行责任细分。实施“安全观察员轮值制度”,通过培训学生成为安全隐患排查员,形成全员参与的防护网络。
  2.成长档案的动态追踪
  运用大数据思维建立学生发展电子档案,整合学业数据、行为记录、心理测评等多维度信息。如某班主任通过分析数据轨迹,提前识别出了3名潜在学习困难学生,并针对他们实际制定了个性化干预方案。
  二、用“二意”赋能,创新工作方法体系
  (一)诚意沟通:家校协同的信任建构
  1.透明度建设的新模式
  做好班主任工作,同样可利用现阶段的信息化手段助力。如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班级云日志”平台,实时更新班级动态,利用Excel和QQ开发“成长可视化系统”,同步学生在校表现数据。如某班主任在工作中通过每日2分钟视频日志,展示学生在校真实状态,家长可通过此平台参与家校互动,这样既促进了家校携手同育的实现,又有效消除了教育信息差,让班级管理更透明。
  2.家长资源的课程化整合
  以家委会为载体创建“家长智囊团”项目,将家长职业资源转化为实践课程。如开发设计“职业体验月”活动,可邀请多位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课程设计,形成系列职业启蒙教育资源包,让学生看到成人后的“自己”,进行理想教育。
  (二)创意实践:教育场域的生态重构
  班级管理的创意实践,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在实施平台上,可进行“三维创意”,一是空间创意,打造“阅读魔方”“数学迷宫”等主题教室,让学生因新奇而积极学;二是活动创意,设计“校园非遗节”“班级奥运会”等特色项目,让学生因喜爱而主动学;三是技术创意,运用AR技术开展沉浸式班会课、安全课,让学生因体验愉悦而“乐中学”。
  除了教育场域的创意实践外,还可通过游戏化学习场景构建来进行生态重构。我们知道,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作主人就要充分激发他们主体性。对于小学生,可设计“班级成长星球”主题游戏,将班级管理要素转化为星球探索任务,赢得他们主体参与。如有名班主任通过设置文明礼仪、学习探索、劳动实践等主题关卡,使班级常规管理变成了游戏化学习场景,其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三、结语
  “三心二意”理念的践行突破了传统经验型管理模式,将教育情怀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体系。在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小学班主任更需要坚守教育初心,以爱心为底色,用专业智慧构建成长支持系统,才能高质量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
  [2]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 【发布时间】2025/6/6 16:15:35
  • 【点击频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