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研究

 

【作者】 赵留杰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应当坚持统整理念,整体设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开展结构化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主题活动教学。本文阐述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跨学科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升整体认知。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科整合,数学作为工具学科与科学、艺术等存在天然联系,跨学科教学可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创新能力。现代教育工作者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实施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是我们今后教育同仁综合改革的主方向。如何通过学科教学整合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真实情境
  “世事洞明皆学问”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情境,而是可以跨越多种环境学科的知识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多种不同的元素构成的复杂体系。核心素养应该被提倡“情境性”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学习环境不仅限于此影响学习,其实它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所有的学习都包含以下个人心理的发展和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两个阶段来完成。通过互动,我们可以进入真实的学习环境,并通过交流来提高我们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地探索,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在真实环境中的任务驱动,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学习知识是实现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点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思。在现实世界中,学生们在完成充满挑战的任务时所体会到的成就感可谓无与伦比阻力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助于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学到五年级下册的数学总复习时,有些数学教师会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中心话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他们利用“既…又…”的关联词开展造句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快速分析教材中容易混淆且难懂的知识点。比如,任何一个数,既是自己的因数,又是自己的倍数;既可以用乘法求因数,又可以用除法计算等等,组织学生反复开展这种类型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系统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开展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更新教师观念
  跨学科教学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并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协作。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IT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跨学科教学活动中来。尽管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传统的主副科思想,但这种等级制度仍然对跨学科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师的核心素养,并将其作为跨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以确保实践的顺利进行。如今,随着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理念的普及,教师们必须始终保持警惕。虽然跨学科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它并非完全替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而且传统的知识和技能依旧是教育的基础。
  1970年,芬兰首次颁布“现象教学”,这表明,教育的变化正以一种逐步推动的方式前行。随着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从知识的形成到产业的发挥,还需要一段漫漫的旅程才能够达致,而且,推进跨学科的教育工作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本身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就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整合其他学科。这样不仅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向家长要10元钱去购买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物品,这样不同的学生买来的物品也会不一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购买这些物品的意义。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并且在回答物品意义的过程中就会用到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放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探究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老师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文化的特点,并努力改良和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探究,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的讲授到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兴的教育资源,从多种角度提升课堂教育质量,实现跨越时空的有效交流,从而提升课堂的整体质量。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需要让他们认识到跨领域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会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最适当的教育策略。由于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任务,可以有效地将多种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成课堂的最佳状态。此外,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媒介,可以让学生们迅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升课堂的有趣程度,并且有助于提升课堂的质量。当我们正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并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制定适当的课程安排。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我们可以大幅提高课堂的质量,并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成长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小作文或者日记。比如,小明的一篇数学日记是这样写的:昨天晚上我去超市买的芒果单价为2.8元一斤,我买了3.5斤,共支付9.8元。但是售货员却错算为10.8元。虽然因为有小数点计算比较复杂,但是我却有妙招:
  先计算半斤的价格:2.8÷2=1.4(元),
  之后再算三斤的价格:2.8×3=8.4(元),
  最后算出总价:1.4+8.4=(9.8)元。
  学好数学的用处真大,给我挽回了一元钱的损失!学生在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也运用了数学知识,有助于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制定评价策略
  经过系统的课程设计,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则成为了课程的核心,尤其是当涉及到多种学科时,课程质量的评估更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老师们需要利用自己的各种优点来进行教学评估。通过激励和鼓励,我们希望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感兴趣并且主动去探索,从而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精心制定和组织的课堂评估流程,可以大大改善课堂的质量,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好地服务于课堂的需求。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把握课堂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动跨越式的课堂教育。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因为对学习材料感兴趣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而学生会因为内心的情绪喜欢或讨厌某门学科。因此,依据课程的发展充分整合评价、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聚焦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可以合理对探究性问题进行指向性评价,从另一层面掌握探究的方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比如,学到《节约用水》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怎样节约用水”为中心话题开展教学。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水资源的匮乏和浪费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制定节约用水方案,使其不被课堂所限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设计节水器;开展“小手拉大手”的节约用水活动;设计各种标语,带动周边人积极参与活动。使用标语装饰设计的节水器,并进行义卖,并用所得的钱帮助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等。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空间,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有效策略和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整合其他学科的优势开展数学教学,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设计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06期
  [2]朱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4年06期
  [3]王福瑞;高质量跨学科主题的评价标准、功能定位及设计思路[J];教育与考试;2024年06期
  [4]殷凤;张慧;指向课程协同育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5年02期
  [5]王志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3年35期
  [6]程晓亮;左瀚文;林殿吉;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4年04期

  • 【发布时间】2025/6/6 16:17:16
  • 【点击频次】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