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面对不同学生层次组成的班级,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从而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能动性;有效性;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而加重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导致学习“掉队”。这不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节/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程度组合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分层教学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要求,也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几个有差异的个体,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
3.成功教育理论。
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和固定的,对于不同个体,成功有着不同的标准,例如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只要他们能够回答出来,他们就是成功。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将赞美送给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我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学习自觉性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 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 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排座位时,尽量排开,使每个小组都有各层次的学生,这样就由A等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大踏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我们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一跳,能吃到”,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我们要充分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精选题目,注重分层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不同的目标,这样既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又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的难题,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提问中,我们也要根据各层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问,让每位学生都能张开口说英语,都能在学习中找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又能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作业内容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实施简单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很难兼顾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业和智力水平。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自信,造成了学习优良生人数越来越少,学习困难生越来越多的“两极”分化现象。
作业的内容,从类型上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按照题型来分,听力作业又分为听句子,选择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听对话,选择最佳答案;听短文,填写所缺单词等,口语作业包括自编自演对话、朗读或背诵课文等,而书面作业包括阅读文章后做题、书写单词、短语、用词或短语造句、写作文等。
每次给学生布置何种类型、形式和题型的作业,要依据每单元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 组学生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这样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B 组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C 组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起来,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地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
[2]王丽,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
[3]朱丽芳,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能动性;有效性;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而加重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导致学习“掉队”。这不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1.多元智力理论。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节/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程度组合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分层教学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要为方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要求,也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真正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几个有差异的个体,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实质上是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
3.成功教育理论。
分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成功”二字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和固定的,对于不同个体,成功有着不同的标准,例如回答问题,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只要他们能够回答出来,他们就是成功。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将赞美送给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赞扬中逐渐树起信心,从一个个小的成功慢慢走向大的成功。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我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学习自觉性强,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 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 层次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排座位时,尽量排开,使每个小组都有各层次的学生,这样就由A等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大踏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我们在备课时,要突出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跳一跳,能吃到”,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备课时我们要充分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精选题目,注重分层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制定不同的目标,这样既能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又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总之,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为成功组织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的难题,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提问中,我们也要根据各层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问,让每位学生都能张开口说英语,都能在学习中找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员参与,共同进步”,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又能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作业内容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等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实施简单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很难兼顾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业和智力水平。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丧失了自信,造成了学习优良生人数越来越少,学习困难生越来越多的“两极”分化现象。
作业的内容,从类型上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按照题型来分,听力作业又分为听句子,选择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听对话,选择最佳答案;听短文,填写所缺单词等,口语作业包括自编自演对话、朗读或背诵课文等,而书面作业包括阅读文章后做题、书写单词、短语、用词或短语造句、写作文等。
每次给学生布置何种类型、形式和题型的作业,要依据每单元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要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 组学生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这样就把压力变成了动力;B 组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C 组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起来,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主动,中等生被动,后进生不动”的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地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
[2]王丽,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
[3]朱丽芳,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 【发布时间】2025/6/6 16:25:19
- 【点击频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