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作者】 冯德秀

【机构】 四川省宜宾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而看图写话教学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在此教学背景下,对如何提升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学习以及认知规律的重视程度,在此教学背景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材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其教材内容在极大程度上贴合了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增设了大量的图片,通过采用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知识内容融入到图片之中,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带领他们读懂图意
  看图写话,第一步首先是“看”,如果连最基础的“看”这一步都做不好,更不用说之后的“写”。小学时期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已经有基本的生活经验了,也有一定常识性的对图形的辨别能力,但总的来说他们缺乏一种对图片观察的全局性视角,看图的时候经常没有任何头绪,胡乱的看,没有顺序、没有目的,也不知该从何处开始看,因此对于小学低段看图写话的识图能力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了[2]。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小学生的识图能力进行指导,帮助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更好的识图,教授他们观察图片的方法,例如风景画一般从按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方法进行观察,事件的插画观察的时候要抓住核心人物,围绕着事件的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等几个关键因素去抓取图片所表达的中心意思等等。通过在课堂上的识图指导,提高小学生的识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学会看,认真观察
  看图写话,看是写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低段学生在观察事物时,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较为习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看图时,不知道要看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结果,对图意理解不到位,写话时也就容易混乱。为此,在看图写话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认真观察图中的内容,全面了解图中所蕴含的信息。引导学生看图,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根据图而初步判断时间、地点、物体、人物。判断时间,先要判断是什么季节,再判断具体的时间。如看到树木,树叶都枯黄了,且树枝上有残雪,就应该是冬天。再仔细观察图,看是否能根据图而判断是早晨、中午或下午;地点则要根据图中的物体进行判断。如图中有同学,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地点就是学校。若图中有花花草草、池塘之类的,就可能是公园,也可能是某个景区,可再观察图,看图中是否有相应的标志。对于人物,先要看总的有几个人,再观察人物的外貌、衣着等,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是否有对话。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充分了解图片的基本信息,这样,学生在写话时才能全面把图片信息表达出来。
  其次,在观察图片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展开。通常而言,观察顺序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远而近、由下而上展开的。如二年级上《新年好》的看图写话中,远处是一道门,门上写着春联,近处则是几个小朋友在放鞭炮,在小朋友的背后,有一棵大树,大树上还躲了一只猫。若是多幅图,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前一幅圖和后一幅图之间的关系,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又如二年级上《滚南瓜》的看图写话中,第一幅图示小兔子和一个南瓜,图中还有“怎么办?”三个字,第二幅图是小兔子的想象,它联想到了小熊骑自行车,第三幅图示是小兔子滚着南瓜朝家的方向走去。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把三幅图串联起来,梳理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表达,再写话。
  三、鼓励自主思考,增强想象能力
  想要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正确实施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教师也要注意鼓励学生从图片上的内容开始进行思维上的发散,充分调动起自身的想象能力。在写作中,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一能力在看图写话中的锻炼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观看某一图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想一想图片上有哪些人物、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想象,并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就得到了成长。比如,在《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课本上的插图想一想还可以根据其写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插图中有一个站在岸上的小孩子,还有一艘载着大象的小船和另一个船上弯着腰测量的大人。经过思考,有的学生就想到一个关于小孩子把迷路的大象送回家乡的故事,也有的学生会有其他的想法,这些想法都是学生想象力的体现。这时教师再给与踊跃想象的学生们以表扬,他们想象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教师教学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俗话说:“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远比成人要丰富得多,所以,在看图写话教学中要鼓励孩子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进行个性语言的表达,形成创新人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我们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就要努力使孩子写的话语充满童真童趣,激发儿童的情感、兴趣,激活他们思维、想象,打开孩子的思路,展示自由的天地,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孩子“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理念。
  • 【发布时间】2025/6/6 16:31:13
  • 【点击频次】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