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与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需掌握600-700个核心词汇,能在听说读写中灵活运用词汇表达简单意义。英语绘本作为以图画与简短文字结合的阅读材料,其核心优势在于“将词汇嵌入完整的故事语境”——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能通过图文线索感知词汇含义,通过情节发展理解词汇用法,通过重复出现强化记忆。因此,研究绘本阅读与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的关联,不仅能突破传统词汇教学的局限,更能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应用中巩固”的词汇学习能力,为初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的现状与困境
(一)词汇记忆碎片化,缺乏语境关联
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词汇多依赖“单词表+听写”的模式,记忆聚焦“拼写+中文释义”,却忽视词汇的搭配、语境与情感色彩。例如,学生能记住“happy”表示“开心的”,但无法区分“happy”“glad”“pleased”的用法差异;能拼写“run”,却不知道“run fast”“run to school”等常见搭配。这种碎片化记忆导致词汇“易遗忘、难提取”,学生在阅读时虽认识单个单词,却无法理解句子整体含义。
(二)词汇应用能力薄弱,难以转化为语言技能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词汇积累需服务于语言应用”,但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认词易、用词难”的问题。在写作中,学生反复使用“good”“nice”“big”等基础词汇,难以运用“excellent”“wonderful”“large”等进阶词汇;在口语对话中,常因“想不起合适词汇”而卡顿,或误用词汇(如将“eat apple”说成“eat an apple”)。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词汇积累脱离了“听、说、读、写”的实践场景,学生未形成“词汇-语境-应用”的关联认知。
三、绘本阅读促进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的实施策略
要充分发挥绘本的词汇教学价值,需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认知特点,从“选本、活动设计、评价”三个维度构建系统的教学路径。
(一)科学选择绘本,匹配学生词汇水平与教学目标
绘本选择是词汇积累的基础,需遵循“分级适配、主题衔接、趣味优先”的原则:
1. 分级适配:优先选择与学生词汇水平匹配的分级绘本(如牛津树分级读物、大猫英语分级读物)。例如,五年级学生可选用“牛津树Level 6-7”,词汇难度以“已知词汇占70%、新词汇占30%”为宜——已知词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新词汇通过语境与图画可推测,避免因难度过高打击兴趣;
2. 主题衔接:结合教材单元主题选择绘本,实现“课堂教学与绘本阅读”的联动。例如,教材单元主题为“Animals”时,可选用《Dear Zoo》《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等绘本,同步积累“elephant”“giraffe”“polar bear”等动物词汇,巩固课堂所学;
(二)设计分层阅读活动,实现“读前-读中-读后”词汇递进积累
根据词汇学习的“感知-理解-应用”规律,将绘本阅读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针对性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词汇:
1. 读前导入:预测故事,引出目标词汇
读前通过“封面观察、问题引导”,激活学生已知词汇,引出新词汇。例如,阅读《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前,教师展示绘本封面,提问:“Look at the cover. What can you see?(引导学生说出‘caterpillar’)What do you think the caterpillar likes to eat?(引出‘apple’‘pear’等水果词汇)”。此环节通过“预测”激发兴趣,让新词汇以“问题关联”的形式出现,降低记忆难度。
2. 读中互动:理解故事,深化词汇认知
读中采用“师生共读、角色扮演、图文匹配”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与用法。例如,阅读时教师可暂停,指着图画中的“cocoon”提问:“What is this? The caterpillar is in it. What will it become?”;也可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毛毛虫吃水果”,用句子“I eat one apple.”“I eat two pears.”表达,在互动中掌握词汇搭配。此外,可设计“词汇贴纸”活动,让学生将单词卡片贴到对应的图画旁,强化“单词-图像”关联。
3. 读后拓展:应用词汇,巩固积累效果
读后通过“词汇游戏、创意表达”,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词汇,实现“从理解到应用”的转化。
(三)实施多元评价,关注词汇积累的过程与效果
传统词汇评价以“听写正确率”为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与学习兴趣。针对绘本阅读的词汇教学,需构建“过程性评价+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1.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如“是否主动参与绘本互动”“能否通过图画推测新词汇含义”“在角色扮演中是否正确使用词汇”,重点关注学生的词汇学习态度与能力提升;
2.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如“我能记住绘本中的5个新词汇”“我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3个新词汇”)进行自评,同时小组内互评同伴的词汇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教学实践,证实英语绘本阅读是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效率的有效途径。绘本以语境化、图文协同、主题贴近生活的特点,突破了传统词汇教学“孤立记词、机械背诵”的局限,帮助学生构建“词汇-语境-应用”的关联认知,实现了“在阅读中积累、在兴趣中学习、在应用中巩固”的词汇学习目标。
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可进一步探索“绘本与其他教学资源的融合”,如将绘本与英语歌曲、动画结合,丰富词汇学习场景;同时,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词汇水平的学生设计分层绘本任务(如基础生侧重词汇识别,优等生侧重词汇创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绘本阅读中获得词汇积累的成就感。
总之,绘本不仅是“讲故事的材料”,更是“词汇教学的载体”。教师需充分挖掘绘本的词汇教学价值,让绘本阅读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的“助力器”,为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蔷.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指南[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李静. 英语绘本在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20(06):45-49.
[4] 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树英语分级读物(Level 6-7)[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 【发布时间】2025/8/28 11:36:28
- 【点击频次】5